推广 热搜: 终于知道 

资本好“手段”?5亿买入如今1400万卖出,恒大造车路真难!

   日期:2021-11-18     浏览:0    
 恒大造车这事儿,一直都是外界关注的焦点。毕竟作为国内的房地产巨头,它在进入汽车界的这两年里,出手确实非常阔绰。

不过再深厚的底子也总会有掏空的一天,随着恒大集团母公司资金链的短缺,恒大汽车也深受牵连。据媒体报道,英国电机制造商Saietta表示,将从恒大汽车子公司收购电动传动系统公司e-Traction,其交易金额为200万欧元,约231万美元。

恒大造车现“危机”

有关于e-Traction,或许大家还不太熟悉。但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这是一家于1981年成立的国际领先的轮毂电机及电动汽车传动系统的研发生产企业,总部位于荷兰。

2019年,恒大健康斥资5亿元收购e-Traction,获得轮毂电机技术。当时恒大健康发布公告称,本公司之附属公司同意以人民币五亿元收购泰特机电有限公司70%股份,收购事项完成后泰特将成为本公司的附属公司。当初花5亿元人民币,如今又以200万欧元(约1461万人民币)卖出去,这买卖确实有些不划算了。

事实上,“买买买”一直是恒大汽车扩张的重要手段,而这几年恒大汽车购买的东西还真不少,这也不是恒大第一次传出要出售手中的资源。早在10月19日,就有媒体报道称恒大将出售旗下的国能新能源(NEVS),目前恒大正与美国和欧洲的风险投资公司和行业合作伙伴进行谈判,寻找新东家。而如此频繁的“割肉之举”,也不难看出,恒大汽车确实面临着资金的压力。

曾经财大气粗的恒大汽车,如今过得也并不太富裕了。这其中最直接的原因,在于母公司恒大背负着不小的债务,而自身又不能造血的恒大汽车,自然也要“拮据”不少。根据恒大汽车披露的2021年半年报业绩显示,恒大汽车上半年实现营收69.2亿元,同比增长53.5%;归母净利润亏损47.86亿元,恒大汽车整体亏损38.22亿元,同比扩大了96.25%。

新车能解救恒大吗?

毫无疑问,恒大对于汽车的投入是巨大的。从2020年的财报也能看出,恒大新能源汽车累计投入已达474亿,其中249亿用于购买核心技术和研发投入,225亿用于厂房的建设。而这些“买买买”手段也让恒大汽车快速研发出新车,并在今年上海车展上带来了9款车型,一时也风头无两。

不过恒大汽车也不是一帆风顺,从宣布造车到如今,它所遭受过的质疑从来就没有断过,毕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拿出如此多新车,确实有些不可思议。而在这期间还出现过恒大将破产的消息,虽然恒大方面已经辟谣,但其面临的债务危机确实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好消息是,恒大汽车并没有放弃造车,在11月9日,工信部发布的公告中出现了一款恒驰品牌纯电动车,是恒大汽车申报的恒驰5 LX。

这款车定位A级SUV,属于恒驰系列的入门车型,售价可能会在20万元以下,对标奥迪Q3、宝马X1等紧凑型SUV。而从申报图可以看出,恒驰5 LX的前脸采用了电动车专属的封闭式进气格栅,两侧的大灯和概念车有明显变化,采用的是分体式灯组设计,同时也取消了贯穿式灯带的设计。前脸下方则是延续了概念车型的大尺寸进气口,整体的辨识度还是有的。同时申报信息显示,其长宽高分别为4725/1925/1688mm,轴距为2780mm,搭载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电动机,最大功率150kW。

在面对着诸多质疑之时,恒大汽车也用实际行动在辟谣。可对于恒大汽车而言,恒驰5的量产上市仅仅只是第一步,毕竟造车实在是太烧钱了,而随着旗下车型量产的不断推进,自然也是需要大量资金支撑的,若是长时间陷入债务风波无法解决,那么后续的一切发展也很难说。

写在最后

曾经,资金雄厚的恒大汽车确实是个难整的对手,此前一系列买买买的投入,使得恒大快马加鞭的追上了目前造车新势力的步伐,打下了一个敦实的基础。不过如今母公司债务缠身,看来恒大也必须要加快自己的造血能力,不然前景也不会太明朗。据知名博主最近的微博爆料,天猫也要入局造车圈了,还是新能源,目前已经到了电池对接的重要环节。实际上,天猫汽车早已在汽车后市场有所布局,若说其会涉足造车领域,可能性并不小。

从国内目前的情况来看,造车领域已然成为一个风口,不少互联网巨头按捺不住试图通过跨界造车实现弯道超车,天猫亦如是。但是造车门槛并不低,对于天猫来说,新能源汽车会不会是黄粱一梦?其能否在未来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并未可知。

虽有造车基因,恐难当大任

其实在汽车领域,天猫已经不是一个新面孔,不仅进行了后市场的布局,其背后的阿里巴巴,也在好几年前便已经入局造车圈。

2016年,阿里巴巴和上汽建立合作关系,斑马智行系统以及收款量产互联网汽车——荣威RX5都是由其联合推出。2018年,阿里巴巴又与戴姆勒、奥迪及沃尔沃等汽车品牌建立起合作关系,将“Al+车”解决方案输送给车企。到了2020年,阿里巴巴进一步与上汽集团及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集团相联合,推出一款全新的高端汽车品牌——智己汽车。

但同样需要强调,就上汽集团而言,和阿里建立合作关系推出的智己汽车,并非其握在自己手中的仅有的一张牌,而这种布局,也恰恰能够将其新能源造车的错综复杂性彰显出来。

下场姿势老套,噱头盖过实际

继与上汽联合打造智己汽车后,近日有传来了“天猫造车”的消息。虽然产品定位和生产线之类都没有确定,但是靠着几个所谓的知名博主的爆料,依旧好像是全世界都知道天猫要下场造车了。

这是以往十几年时间里,互联网行业见得很多的一种玩法,与小米造车明明连公司都未注册,网上就开始处处高调宣传,并无不同。实际上,互联网巨头财大气粗,在汽车领域采用这一方式并不会让人感到意外。

不过目前引人思考的是,天猫造车的姿势是什么样的,汽车行业是否会由此受到影响?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技术发挥着最终的决定性作用,而外界判断一个厂商是否有未来,主要看其实现了对多少核心技术的掌握。

不过受到互联网思维的冲击,所有的事物都在发生变化,大家甚至看到了小米这个并无技术基因的公司,因为“什么天线信号穿墙效果好”这一问题而与华为进行争论,听到了雷军把投入全国力量都不易搞好的芯片行业,说成“未来跟沙子一样便宜”。

天猫造车,似乎同样是这一玩法。很显然,以目前天猫的基因,天猫在技术上的短板,恐怕短时间难以补齐,甚至可能性并不大。而如果天猫造车一共有10个理由,可能9条半会与其互联网优势有关。

而对于传统汽车行业而言,树立起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或推出一个人尽皆知的车型难度,显然是非常大的,而就算是投入几百亿,也不一定可以做到。但是天猫在这一方面的优势非常突出,仅需在天猫、淘宝、阿里巴巴首页狂轰滥炸一下便可取得不俗的效果。

当前,我们追求的是高端制造业或工业4.0,技术上的进步是其核心目标所在,不过天猫和其他互联网巨头造车并非如此,其策略为广种薄收,强调转化率。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在一万的浏览量中,有意向的客户最终有多少,而这些有意向的客户最终有多少会真正下单?有了知名度之后,加上高效宣传平台的支撑,天猫要是真的造车,在起步环节必然会很容易,互联网行业这一玩法所具有的威力,也不容小觑。

另外,靠着消费者在阿里系电商平台上留下的消费与浏览记录(也就是大数据),天猫可以分析统计出用户的收入水平、消费偏好等诸多关键信息,而正是凭借于此,天猫不管是造车还是卖车都会有的放矢。

尽管在渠道方面,天猫占据了强大的话语权。但是倘若新车的品牌与质量不受控制,无异于是给自己挖坑。所以,要说天猫造车对整个汽车行业会带来什么影响,可能充其量是营销渠道变革。例如,未来汽车这种相对大宗的消费品,是否也可以通过线上的电商逻辑,来完成交付?

天猫造车,遭遇拦路虎

如今的造车领域,一边是资本争先通过投资的方式为造车新势力增加砝码,另一边是新入局的玩家频频出招,异军突起。而与此同时,含天猫在内的互联网巨头都将这一方兴未艾的市场瞄准。但不管是哪一方势力,想要套利新能源汽车创业的商业逻辑,都有很大的难度。前不久,加入造车大军的恒大被曝巨额亏损,而天猫今后如何,同样有很大的变数。

烧钱或许能够造出车,但产销上量才是天猫活下去的关键。原本,传统行业遵循的铁律是将单价成本控制好,达到量产量销目的,通过对单车成本的摊薄赢下市场。然而这一常识却在初期阶段“失效”于造车新势力。

此处要特别提到蔚来汽车,这是一个以互联网模式造车与卖车的典型。蔚来所采取的是完全以终端用户为面向对象的直营体系。用户只要舍得花高价钱成为一台蔚来车主,便能享受诸多优质服务,如终生换电、千里送电、专属微信群以及24小时客服等。为了做到对这些至尊客户的优质照顾,蔚来还推出豪华体验店,随时欢迎车主与准车主来玩,不仅如此,还试图进行遍布全国的500座充电站的打造。

正是为了这种堪称“至尊”的体验,在成立了4年的时间内,蔚来达到了200多亿的累积亏损。若按照这一模式经营下去,蔚来止亏回本至少需要将40万辆ES8卖出。而如果再加上后续为车主提供服务的成本,说这是一条看不到尽头的烧钱路,似乎也不为过。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资本具有趋利性,天猫这一互联网巨头青睐于造车,毫无疑问是也认定了新能源汽车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造车行业投入如此之大,研发周期也如此之长,将巨额资金投入抛开不说的话,强大的供应链资源也必不可少,若是太过狂热,天猫也很有可能陷入不讲逻辑只讲故事的窘境,而在冷静下来之后,现实依旧是需要面对的。

另外,汽车行业特别是新能源智能汽车行业被视作香饽饽,同样起始于巨头造势,故而其跟风者与搅局者也不会少见,但如果盲目作出跨界的决定,风险与后果很可能让人难以承受。新能源的风口上,人们希望可以“弯道超车”,不负韶华。但是造车门槛并不低,运营过程中若是强制性地要求在短时间内实现迭代显然是不现实的。

创维无疑是跨界造车的一个失败案例。7月底,创维EV6上市,这是其对新品牌进行整合之后推出的首款车型,然而此车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在车圈引起广泛关注。不仅如此,还有知情人士称创维汽车在生产资质上存在问题,并未取得造车的整车资质,只可以靠着南京金龙的异地执照进行生产,这一行为有违规造车的嫌疑。一直到现在,创维造车也没有如愿火起来,虽然相较于恒大与小米而言发布新车要更早,但创维却因为资质上的问题,遭受业界的嘲笑。

与创维不同,天猫汽车所做的是汽车后市场,由最初的提供平台给人卖车,发展至后期的汽车养护等,天猫汽车的业务在逐渐地拓展,如今的造车也可被视作其业务外延的一部分,尽管这一部分非常“厚重”,但在汽车后市场服务下,与其他造车新势力相比,天猫的优势也不可忽视。

这似乎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天猫还是有比较好的造车资质的,不仅如此,其背后的阿里也有资金,但是对于造车来说,还真不是只有资质与有钱就能行得通的,除了资质,技术也应当是天猫努力规避的一个难题。

“快”是互联网的一大特点,快速推出产品是互联网的发展要求,但是汽车行业却并非如此,讲究一个“稳”字,要求做好基础研发工作,核心技术上也要符合精耕细作的要求,始终遵循创新突破的硬道理。据了解,不管是蔚来,小鹏还是理想,他们都斥巨资进行了技术的研发,动辄便过亿。

然而对于天猫这一入局的新手而言,赛道头部玩家筑起来的技术壁垒是其很难跨越的关卡。就拿头部玩家特斯拉来说,正是因为在技术上精耕细作,现已拥有极其明显的先发优势。自2003年成立起,特斯拉积累的专利已经接近600项。技术层面的创新为其提供强有力的帮助,使其很好地做到了对全球领先电动汽车制造商地位的保持。

半路出家的天猫其实并没有技术为其提供底层支撑,今后是否可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激起大的浪花,实在是一个未知数。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0相关评论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苏ICP备190277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