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作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疫情加剧,印度纺织类订单回流中国

   日期:2021-06-28     浏览:5    评论:0    
核心提示:对中国而言,作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印度疫情和经济的起伏直接关系到各行各业。海关数据显示,因纺织工厂之前新冠感染率高而大
 对中国而言,作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印度疫情和经济的起伏直接关系到各行各业。海关数据显示,因纺织工厂之前新冠感染率高而大部分停工减产,印度的化纤类订单大量回流中国。除此之外,由于整体生产需求仍旺盛,中印双边贸易总额在今年1-4月反弹,同比增长51.6%

印度于2021年1月中旬开始给民众接种疫苗,到5月下旬已接种了大约1.86亿剂疫苗。按人口比例计算,接种率仅为3%。以目前的速度,整个印度13亿人口可能需要长达四年的时间才能全部接种疫苗。为此,政府计划增加疫苗产量,承诺在2021年8月至12月期间至少生产20亿剂,并在5月27日宣布取消外国疫苗本土试验要求,加速进口新冠疫苗。

印度一边抓紧抗疫,另一边经济并未停摆。

据当地媒体5月30日报道,面对疫情肆虐,雷诺-日产印度工会称:“(企业主)让工人们在2021年5月31日周一报到工作将是不安全的。”因为防范病毒感染的安全工作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雷诺-日产印度工会宣布于5月27日开始罢工抗议。汽车制造在印度制造业中首屈一指,汽车厂集中的泰米尔纳德邦被称为印度“底特律”。从这则消息不难看出,即便疫情如此严峻,当地工厂并未停产。

对此,新德里金砖智库研究所所长高兴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虽然印度政府要求控制开工率,但工厂给政府上报的数据一般都比实际低一些,“除纺织工厂受影响较大外,其他很多工厂说开工率只有1/3,但实际上达100%,我亲眼看到很多人从工厂下班出来,因为现在这两个月刚好是农闲季节,农民这时候很愿意在工厂里打工挣钱。”所谓的居家隔离和封锁,对于工厂也基本没有影响,因为很多工人都住工厂宿舍,身在新德里的高兴表示。

“印度国内生产并没有停。”一位驻广州印资企业的印度高管告诉《南方人物周刊》,尽管印度疫情肆虐,他有亲属因感染病毒而亡,但印度国内大部分工厂仍然在开工,人们都在工作,只是地区间的封锁会影响到企业的供应链。而他所在的广州企业的母公司虽然在印度,但其业务已在中国全部本地化,因此并未受印度疫情影响。

至于印度地区间的封锁,高兴分析,除抗疫政策因素外,还在于印度农民大规模抗议三项新农业法而引起的堵路占道,封锁了首都新德里周边的交通。

尽管生产未停、抗议不断,印度目前的主旋律还是防疫抗疫,“经济是次要的,首先是控制疫情。”高兴称,虽然印度工厂大多没有停产,农业也仍不错,但疫情对印度的服务业和旅游业冲击严重,而第三产业占印度经济的比重高达近60%。

印度中央统计局5月31日将印度2020-2021财年(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GDP增速由此前预测的-8%调整为-7.3%,同时公布印度一季度经济同比增长1.6%。这是印度经济摆脱技术性衰退后连续第二个季度处于正增长状态。但由于印度第二波疫情的暴发,以及多个邦采取的封锁措施,市场担心印度4月至6月的经济增长将受到影响。

对中国而言,作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印度疫情和经济的起伏直接关系到各行各业。记者综合采访并分析海关数据获悉,因纺织工厂之前感染率高而大部分停工减产,印度的化纤类订单大量回流中国。除此之外,由于整体生产需求仍旺盛,中印双边贸易总额在2021年1-4月反弹,同比锐增51.6%。

印度化纤类订单大量回流中国只是暂时

“印度工业当中最受疫情影响的应该就是纺织业,但并没有倒闭,只是纺织工厂之前人挤人、新冠感染率高,很多工人都吓得回老家了,老板想开工也找不到人。”高兴介绍。

2021年5月28日,印度高哈蒂郊区,一名妇女在稻田里簸谷子

“印度纺织业相对比较发达,其中,高端的布料辅料、衣服上的烫染装饰、纽扣、拉链等要从中国进口,目前大都暂停了,因为当地加工厂没法正常运转。”深圳华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泽良告诉《南方人物周刊》,他主要做中印物流。

这些现象反映在贸易上,便出现了印度纺织订单回流中国。

“(印度纺织)订单回流很多,尤其化纤类回流明显。”甸蓝纺织(广州)有限公司董事长白景全称,目前除了棉织品之外,欧美对化纤纺织产品并没有对华排他政策,因此印度等南亚国家疫情导致这部分订单纷纷回流中国。

疫情暴发前,白景全在孟加拉负责一家纺织企业,对东南亚和国内的纺织业都十分熟悉。他介绍,从印度回流的订单主要是中低端产品,利润率在10%多一点,但纺织业本来就利润不高,所以国内工厂只要能消化都愿意接单。

“目前国内做化纤的工厂,都做不过来,全是高负荷运转,产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白景全介绍,尽管供不应求,当前国内工厂接印度回流订单时并没有加价,“从生意火爆到抬价有个过程,现在还没到。”白景全分析,“而且大家不认为回流会持续,不会成为趋势。”

之所以如此,白景全认为有两点原因:一是疫情预计不会在印度持续很久,“最多半年”,因为疫苗已经出来了,大规模接种以及控制疫情只是时间问题。

第二点,更重要的是,之前大量的中低端纺织订单从中国转移到印度,主要是欧美政府驱动的国际厂商采购转移,这次只是疫情导致印度工厂不能按时交货,这些欧美厂商没办法才把订单转到中国,一旦疫情好转,印度纺织生产恢复,这部分订单也还是会流向印度。

近年来,受国际政治影响,这些品牌普遍把中低端产品订单从中国转移至南亚、东南亚,驱动当地的纺织产业发展起来。白景全介绍,即便是中低端产品,印度也并没有太多优势,虽然人工便宜但效率低,综合成本并不比中国低。产业转移主要是国家政策的引导,成本只是起次要作用。欧美政府驱动国际品牌将订单转移,“疫情前中低端订单基本都转出去了,只是高端产品东南亚等国家做不了才没有转出去。”

因此,“(纺织业内,)大家都认识到订单回流是暂时性,不指望长久。国内产业链只能自我转变,做有特色的。”白景全说。

他分析,疫情前纺织订单连带产业开始从中国转移出去时,东南亚国家承接起来有难度,但印度国家大、有容量,足以承接产业链转移,迅速在中低端领域成为中国的强劲对手。

牛仔在纺织产业中是典型的中低端产品。广州新塘牛仔有一部分在国内消化了,但大部分都转移到了国外。“主要是市场转移,而非产能转移,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毕竟是少数,而且这类产品门槛低,于是在订单驱动下,东南亚的牛仔产业迅速崛起。”白景全称。

白景全预计,印度纺织业半年后即能恢复,未来,印度甚至可能替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为全世界供应中低端产品:而中国纺织产业则会往高端走,之前相对中低端的产能大部分会寻求转型或者消亡。

“往高端走不容易,新型纤维的研发属于基础学科,化工产品染料制剂等,目前都是欧美垄断,中国只是接受‘残羹冷炙’,但中国有一点不容忽视,就是学习能力很强,规模化优势强。”白景全分析,“唯一的可能是,印度走到中国这条道路时,也许中国也有可能走到欧美这个阶段,产品的研发总是从量变到质变。我们也会在研发上有自己的优势,目前国内纺织院校也在加大投入,市场带动力也足够。”

1-4月中印贸易反弹,锐增51.6%

黄泽良所在的公司目前承运的95%以上是包括医药在内的防疫物资,“尤其最近这两个月来天天是防疫物资,主要是家用制氧机。”

同时,受疫情影响,运费飞涨。黄泽良介绍,疫情之前,从广州或香港到印度,航空运费为12-15元/公斤,如今为25-35元/公斤,高峰时甚至达40元/公斤;海运运费如今则要3000美元/货柜,之前为不到1000美元/货柜。

他分析,运费上涨并非因为渠道供应减少,更多是各环节之间的成本增加,“以航空运费为例,航空公司提供同样的服务,检验检疫的人工增加了,同时,也需要配备更多人员。疫情之前,一个机组可以连续工作,现在由于出去一趟回来要隔离,得配备更多机组人员轮换。”

尽管如此,“印度对中国产品仍然需求强烈,比如,印度是制药大国,药品的原材料、辅料一直是从中国进口,现在也是从中国进口,从我们公司了解的情况来看,这一块完全没有中断,运量也没有减少,说明他们没有减少生产。”黄泽良表示,不只是制药,手机厂商如Oppo、小米等,以及电视机等家电厂商,都是从中国运材料到当地加工,以避开高额关税。

海关总署官网数据显示,2021年1-4月,我国从印度进口总额为631.59亿元,排名前五的是:矿产品,化学工业及相关工业产品,贱金属及其制品,珠宝贵金属及制品、仿首饰等产品,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同期,我国对印度出口总额为1881.35亿元,排名前五的是: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的产品,贱金属及其制品,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塑料和橡胶及其制品。

相比之下,2020年1-4月,我国自印度进口总额为353.94亿元,出口总额为1303.49亿元。而在疫情之前的2019年1-4月,我国自印度进口总额为419.39亿元,出口总额为1532.46亿。

疫情暴发以来,中印进出口贸易的大宗产品类别也基本保持稳定。尽管2020年1-4月,中印贸易出现下滑,但今年同期,在印度疫情严峻的时候,反而出现反弹,中印进出口总额达2512.94亿元,同比增长51.6%。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也公开表示,2021年以来,中印双边货物贸易实现较快增长,1-3月双边贸易额达到了27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2.8%。对此,商务部表示,中印两国均为发展中大国和主要新兴经济体,中印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两国贸易合作具有较强韧性。

关税增需求减,中国“石都”受冲击

纺织订单部分回流、中印贸易反弹,不过,当前除刚需之外,印度国内民众对于部分中国商品的需求已明显萎缩,用于建筑的石材就是明显一例。

广东云浮,又被称为石城,位于广东“大西关”,是连接珠三角和内陆地区、大西南区域的咽喉枢纽。当地从事石材生产加工已经有四百多年历史,素有“石都”美誉,产能销量位居全国前列,被誉为“中国三大石材产业基地”之一。

云浮人范志鹏从2010年开始做出口石材生意,他告诉《南方人物周刊》:“(我的生意)在2015年达到巅峰,之后受了中美贸易摩擦和中印边境摩擦影响,但还能做。2019年末疫情暴发至今,受影响最严重,已经到了做不下去的地步。”

他曾跟印度客户沟通过,但那边没有需求,尽管当地媒体报道,总理莫迪在疫情时期斥巨资翻修议会、总理官邸等官方楼馆,但更多的印度人正忙着防疫抗疫,没有闲钱和心思去建造房屋,也就用不上石材。

“我的客户有感染(新冠)的,有一个还去世了,他有5个柜子的货在我这边。他2019年初付定金订了货,然后接连经历中国疫情封锁、印度疫情、欧美疫情,中间一直没付尾款。2020年年底,他告诉我得了新冠,今年他儿子告诉我他去世了。”范志鹏说,由于担心卖不出去,这名印度客户的儿子最后决定宁愿损失定金,也不要这批货了。

这种情况,范志鹏2021年碰到了三四例,“2018、2019年我一个月能发20个柜,一年两百多个柜,去年一共5个,今年至今才两个。这是云浮天然石材行业目前的普遍现象,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从2015年至今,订单量每年都在减少,但厂家还是那么多,利润越来越少。巅峰时利润率能有20%,现在只有不到5%。”他说。

对于印度疫情好转之后的石材市场,范志鹏也不看好。“我们行业一起讨论过,疫情过后,可能会有报复性消费,但同时风险还是很大,可能会拖账或直接不付账,我们得非常小心。而且疫情过后,不一定有报复性需求,到时进口的估计都是必需品,比如食品、医药等,而石材不是必需品。”

不仅如此,他担心,印度对华贸易保护会日益加强,原本青睐中国石材的印度客户可能也会受影响,中国天然石出口印度更加艰难。

范志鹏介绍,石材出口分为天然石和人造石,前者主要面向印度、中东市场,后者面向欧美市场。在天然石方面,印度的关税自2015年开始不断上升,从之前的7%升到40%。

人造石更甚。他介绍,2018年前后,由于中国人造石在性能、环保、价格方面都很好,美国大量采购,“占到其市场供应的95%,造成美国本地造石厂做不了,于是他们开始‘反倾销’,说我们垄断,关税从20%跳升到100%,过了几个月,又提升到200%,中国人造石协会到WTO投诉,无效,现在关税高达400%以上。”

在这种情况下,范志鹏转型,主要做天然石出口。“本来印度对中国产的天然石有刚需,印度人偏爱深色的石头,而这种石头中国出产的多。但现在由于疫情和中东国家动荡等因素,天然石出口很不好做,转内需也供过于求。”

在中印边境冲突发生一年多后,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 辛格今天在推特上宣称,他已启程,开始对中印边境所谓“拉达克”地区进行访问。

辛格推特截图

“正离开新德里,前往‘拉达克’。访问期间,我将与部队沟通,并参加边境道路组织(BRO)建设的几个基础设施项目的落成典礼。对此我已迫不及待。” 辛格在推特上写道。

另据印度亚洲国际新闻社最新消息,辛格已抵达所谓“拉达克”地区,开启为期3天的访问。俄罗斯卫星网称,这是自今年2月中印从班公湖撤军以来,印度国防部长首次访问“拉达克”地区。

亚洲国际新闻报道截图

去年6月,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曾详细介绍了中印边境冲突爆发的全过程。吴谦表示,中方对加勒万河谷地区拥有主权。多年来,中国边防部队一直在此巡逻执勤。但2020年4月以来,印度边防部队单方面在该地区抵边修建设施,中方多次就此提出交涉和抗议。而在6月15日晚,印度一线边防部队公然违背双方达成的共识,出尔反尔,再次越过实控线向中方蓄意挑衅。中方官兵在现地交涉时,突然受到印方暴力攻击。这引发双方官兵激烈肢体冲突,造成人员伤亡。中国边防部队果断采取自卫措施,对印方暴力行径予以坚决回击,有效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吴谦称,此次事件完全是由于印方违背共识、单方面挑衅造成的,完全是在双方认可的实控线中方一侧发生的,责任完全在印方。中方要求印方严惩肇事人,严格管束一线部队,确保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苏ICP备190277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