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终于知道 

补贴退坡 春节将至 新能源汽车狂欢是否还能延续?

   日期:2022-01-26     浏览:0    评论:0    
核心提示:2021年,新能源汽车在补贴退坡的情况下继续高歌猛进。特斯拉全年销量超过32万辆,12月单月交付超过7万台;比亚迪以接近30万辆的
 2021年,新能源汽车在补贴退坡的情况下继续高歌猛进。特斯拉全年销量超过32万辆,12月单月交付超过7万台;比亚迪以接近30万辆的上险数紧随其后;蔚来,小鹏两家纯电动车后起之秀也达成了接近10万辆的历史级交付。然而不出意外的,就在2022年1月1日,国家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补贴政策》),明确了2022年新能源补贴在2021年基础上降低30%的大方针。

即使此前国家大战略已多次指明2022年补贴退坡的方向,政策落槌时依旧让市场哗然,再加上春节假期在即,大量消费者希望能及时购入自己心仪的车型,部分4S店的展车甚至都已售出。

不过另一利好消息也在几天前发布。国家发改委在1月21日印发了《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其中,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消费,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车辆购买限制等均有所提及。

一方面是补贴退坡,另一方面是大方针持续向好。新能源汽车还能否在2022年高歌猛进?车企是否能接住补贴退坡的包袱?最关键的是,位于终端的经销商和消费者又会受何影响?

造车新势力

大多服从政策,春节鲜有惊喜

动作最快的车企自然是一贯我行我素的特斯拉。早在去年11月24日,《补贴方案》正式出台前一个多月,特斯拉就将旗下Model 3以及Model Y两款享受新能源补贴的入门车型分别上调4752元,并在下方的补充说明中已将描述改为“车价根据2022年预计补贴计算而来”。很显然特斯拉对补贴退坡早已做好了“一分钱不补”的准备。

而仅仅一个多月后,在2021年12月31日,特斯拉再度分别将两款Model 3和Model Y的入门车型补贴前售价涨价1万元。至此,Model Y入门车型由于超过30万元补贴限制,不再享受补贴政策,于是最终成交价涨幅达到2.1万元之多。2021年,是新能源车的爆发期。根据媒体统计的数据,去年前三个季度全球新能源车销量达到425.6万,同比增长139%,远超2020年全年的324万辆,渗透率也达到了7.6%。在头部大厂特斯拉的带动下,去年前三个季度美国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速都超过100%,增长速度十分惊人。


眼看特斯拉一路狂飙,加上整个新能源车市场持续繁荣,作为一代科技霸主的苹果也按捺不住,早早宣布下场造车。但过去这一年,苹果造车计划发展得并没有预期中那么顺利。

近日,外媒爆料称为苹果服务超过7年,此前曾担任苹果汽车团队软件工程主管的乔伊·巴斯已于近期离职,转投meta。要知道,巴斯并不是近期唯一一个被挖走的苹果造车团队高管,人才流失也不是苹果造车计划面临的唯一挑战。

要在新能源车汽车成为特斯拉的挑战者,苹果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抢”来的造车人才,苹果怎么就留不住?

正如前文所说,乔伊·巴斯只是苹果汽车业务高管离职潮的最新代表,并不是唯一一人。公开资料显示,过去一年,苹果汽车团队就流失了7位高管,人才流动速度令人吃惊。

2021年2月份,苹果汽车团队初创成员本杰明·里昂加入太空公司Astra担任总工程师;6月,汽车机器人技术团队负责人大卫·斯科特和自动驾驶安全与监督团队的杰米·维多先后离职,将这一场高管离职潮推向了高潮。到了9月,福特高调宣布挖走苹果高级副总裁、汽车项目负责人道格·菲尔德,菲尔德也成为苹果汽车业务部离职潮中级别最高的员工。

下半年,接替菲尔德担任汽车部门主管的凯文·林奇一度被视为苹果造车计划的新希望,库克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过对前者的期待、赞赏。但没曾想,进入2022年之后,苹果造车团队的人才流失还在继续,凯文·林奇并没有扭转颓势。

回顾过去两年苹果造车团队的搭建过程,我们可以发现这就是一个不断高薪挖别人墙脚-被反挖-再重建团队的过程。在价值研究所看来,苹果汽车团队之所以出现如此快速的人员更迭、流失,主要可以归于两个因素:资历太浅,行业太内卷。

根据官方资料,苹果早在2015年初就推出了代号“泰坦计划”的造车项目,但该业务团队的疯狂扩张,还是最近两年的事。换句话说,苹果汽车业务的发展速度并不快,这也侧面反映其贫乏的行业资源积累——如人脉、合作企业资源等。

正因如此,在2020年库克有意加快造车计划并疯狂扩充造车团队的时候,苹果只能通过高薪从各个竞争对手——尤其是特斯拉那里抢人。

根据linkedIn上显示的数据,截止2020年初,苹果汽车业务团队的1200多名员工中,有近40%有特斯拉工作背景,其中绝大部分还是从特斯拉直接跳槽到苹果。

但问题是,苹果能凭借高薪将这些技术、管理人才罗致麾下,别的竞争对手也可以如法炮制。

高薪招募的“雇佣兵”缺乏对苹果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也无法融入苹果内部生态环境等问题,是外媒唱衰苹果造车业务时不断提及的话题。从当前极高的人才流失率来看,相关舆论恐怕并非空穴来风。

苹果对消费电子高端研发、技术人员的吸引力,在业内几乎是独一档的存在。而苹果能拥有这么大的吸引力,除了待遇和工作成就感之外,高端人才对苹果企业文化的认同、向往——甚至对乔布斯这位天才的崇拜,都是重要因素。

但改换到造车这条赛道,苹果的追随者数量,恐怕就和马斯克的信徒数不在一个量级了。

当然,价值研究所认为,像乔伊·巴斯、道格·菲尔德等行业顶尖人才的跳槽,更多还是出于现实因素:他们实在太抢手,别人也是在给得太多了。

苹果官网上的招聘信息显示,整个2020年,苹果SPG(特殊项目团队,外媒公认此团队为苹果造车团队)一共发布了超300个岗位,主要分布在道路安全、机器人等人工智能领域,以及自动化、质量工程、电机电池研发等汽车软硬件领域。

然而,由于新能源车和智能驾驶行业最近两年蓬勃发展,上述岗位的核心人才,正好是全行业争抢的焦点。

以道格·菲尔德为例,我们可以简单回顾一下他的跳槽历程。2008年加入苹果,紧接着转投特斯拉担任高级工程师负责Model 3的核心技术研发,随后回归苹果担任汽车业务负责人,直到去年年底跳槽福特——这也是他1987年开始职业生涯的地方。

可以看到,十多年来道格·菲尔德一直在几家头部汽车企业的圈子里来回横跳,是各大企业争抢的人才。

事实上,除了苹果,特斯拉、福特、通用等新老汽车巨头也不断出现高管流失、核心人才被挖角的问题,只不过它们可以凭借强大的人才、技术储备扛过这些危机,而根基较浅的苹果难免要伤筋动骨。

从这个角度看,价值研究所认为,人才流失只是苹果造车业务艰难前行的一面镜子——由于缺乏行业基础,在汽车芯片和自动驾驶/智能驾驶核心技术的研发,还有供应链的搭建过程中,苹果都会遇到更多麻烦。

自研芯片和搭建供应链,苹果造车的两大难题

在造车业务面临的所有难关中,芯片研发和搭建供应链无疑是最棘手的问题。

先看芯片的问题。在去年三季度财报会上,库克就直言苹果已感受到芯片供应紧缺的压力,且直接造成了超6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即便在占据统治地位的消费电子领域,苹果芯片都没法实现全部芯片的自主研发,某些核心技术依旧受制于人。

有鉴于此,在此前和高通就5G基带芯片供应问题陷入各种纠纷之后,苹果就下定决心研发自己的基带芯片。加上一直被视为苹果核心产品的M1芯片,苹果在消费电子芯片研发上已经花费了大量资源和精力,汽车芯片的研发会否被耽误一直外界关注的焦点。

根据彭博的爆料,负责第一代Apple Car芯片处理器核心研发工作的,是苹果硅工程团队——该团队也正是iPhone、iPad和Mac处理器的主力研发团队。在核心团队分身无暇,技术高管接连离职的情况下,我们不免要对苹果汽车团队的技术研发进程感到一丝担忧。

由于苹果对造车计划执行严格的保密工作,在官方发言之外,我们很难从其他渠道得知其汽车芯片研发的最新进程。当然,无孔不入的美国媒体,还是会时不时给我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讯息。

去年11月份,彭博就爆料称苹果已经成功自研了高算力汽车芯片,且将在加州测试车队中进行试验。不过按照彭博的报道,苹果最早可能在2025年推出首款无人驾驶汽车,距离现在还有三年多的时间。

三年之期,对于要追赶新能源车、智能汽车机会窗口的苹果来说,还有很多变数。

其次,再来看供应链状况。

在消费电子领域一手缔造“果链”造富神话,被供应商奉若神明的苹果,在汽车供应链的搭建上却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一方面,传统车企普遍无意和苹果合作造车,导致后者只能从零开始搭建生产、供应链,难度大大提高。

在“泰坦计划”成立之初,宝马、戴姆勒等汽车巨头纷纷拒绝苹果的合作邀请,表明了传统车企对这位闯入者的警惕与抵触。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自从宣布造车以来,苹果先后和十多家传统车企洽谈过合作,除了前面提到的宝马、戴姆勒之外,还有日产、比亚迪、迈凯伦全都没有接受苹果递过来的橄榄枝。

另一方面,和前面提到的人才争夺战一样,优质新能源车上游生产供应商也是稀缺资源,苹果赶在整个市场最火爆的时候入场,自然要面临很大的资源竞争压力。比如作为全球电动车电池领头羊的宁德时代,就没有应苹果要求赴美建厂,双方的合作计划早已搁浅。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新能源车产能正处于爬坡阶段,宁德时代等主要供应商一直在“爆单”生产。去年下半年,宁德时代和特斯拉续约三年,且过去三年其电池超90%都在供应国内市场,苹果这块大蛋糕再诱人宁德时代也实在是吞不下了。

不过我们也不需要完全对苹果造车丧失信心。毕竟上面这些问题,特斯拉起步阶段也全都遭遇过,而且苹果在供应链的搭建上还是有一些值得欣喜的进展。据外媒报道,2021年苹果高层多次造访韩国,和LG、SK等电池巨头洽谈合作,日本的松下也有望为苹果供货。

但在价值研究所看来,面对新能源车行业供应商资源紧缺、卖方市场占主导的局面,苹果或许需要改变在消费电子领域对供应商的高压管理模式,变得更加开放。

特斯拉在这一方面就处理得相当巧妙。截止2021年,特斯拉官方认证的一二级供应商数量超过600家,较2018年产能爆发前翻了三倍。但对于供应商管理,特斯拉没有采取过度干预,反倒是通过重点扶持优质供应商+开放供应体系的方式,继续扩大自己的供应链团队。

特斯拉这种更柔和,也更开放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对苹果来说或许是个值得借鉴的对象。

想弯道超车特斯拉?苹果要抓住两条主线

通过前文的分析,相信大家也看出来了,从人才、技术、供应链到市场的全方位竞争,谈到苹果造车总是绕不过特斯拉。

在价值研究所看来,无论是从产业发展趋势、市场和业绩表现,还是从政策环境、增长潜力来看,新能源车似乎都比比消费电子更值得期待——这也就决定了苹果必须跨出舒适区,和特斯拉来一场正面对决。

举个例子,我们可以对比一下苹果和特斯拉过去两年的业绩增长状况。根据Wind统计的数据,以2018年Model 3降价及特斯拉超级工厂成功量产为分割线,特斯拉走进放量增长阶段。数据显示,特斯拉2018-2019特斯拉销量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1%,Model 3成为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现象级车型,以超30万辆的成绩成为2019年销量最高的新能源车。

以史为鉴,特斯拉当前的表现和苹果在2008-2009年时类似。当时,iPhone销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00%,苹果的股价、市值都进入高速增长期,市占率稳步提升至16%左右。但2016年之后,智能手机市场萎缩,苹果消费电子业务进入存量竞争时代,手机出货量一度陷入负增长。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苏ICP备190277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