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终于知道 

上汽集团4月产销解析:俯下身,期待更好地起跳

   日期:2022-05-10     浏览:0    
 4月,受疫情影响,吉林和上海的汽车企业大规模停产。有人曾在中后期表示,这将导致中国近20%的汽车产能损失。幸运的是,在密集的优惠政策推动下,“复工”的帷幕慢慢拉开。然而,人们很难对上汽集团4月份的产销数据抱有多大希望。
 
5月6日,上汽集团发布了《4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4月份上汽生产15.82万辆,环比分别下降62.02%和62.32%;销售16.66万辆,环比分别下降60.3%和62.41%。
 
产量方面,除上汽正大、上汽通用五菱印尼有限公司实现两位数同比增长,明爵汽车印度有限公司环比增长外,上汽集团其他国内外板块产销数据也未能幸免,全面下滑。
 
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的销量环比下降超过70%。虽然生产基地不在“毒圈”内,但上汽通用五菱的产销也出现了近乎悬崖式的环比下滑。

到了4月,这匹“黑马”也没能逃过马失前蹄的噩梦。单月产量骤降至1.74万辆,同比下降67.54%,环比跌幅更是达到了与两大合资板块接近的71.83%,单月销量1.85万辆,同环比分别下跌65.77%、70.23%。

不过,与上汽大众类似的情况是,别看单月出现下滑,上汽乘用车2022年累计产销仍然保持增长,其中产量达到了21.25万辆,同比增长5.04%,销量21.27万辆,同比增长6.7%。虽然在4月“一步踏空”,但仍然是上汽集团最重要的“宝马良驹”。

 
虽然有消息称,自上海市经信委(以下简称经信委)发布复工生产“白名单”以来,上汽集团在疫情严峻的挑战下从未按下过“暂停按钮”,但集团整体降幅已超过2020年同期58.56%的降幅,甚至到了2020年2月,也就是首轮疫情最严重的时候。
 
问题在于,当时上汽集团强劲复苏,连续11个月实现正增长。这一次,人们也在期待着上汽集团,这是一个弯下腰,腾飞更好的未来。
 
1) 两家合资企业的股价暴跌了70%
 
去年同期,上汽大众击败上汽通用,月销量超过10万辆,成为上汽集团的第二个子集团。一年后,上汽大众的月销量环比下降超过72%,仅超过3万辆,其在整个集团中的比例也下降到18.02%。
 
然而,由于2022年第一季度每个月的强劲表现,上汽大众2022年的累计销量仍实现了1.07%的正增长,达到36.12万辆。
 
相应地,上汽通用汽车的月度和累计销量下降,环比分别下降70.44%和73.08%。加上今年第一季度的负增长趋势,累计销售额也下降了28.35%。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上汽通用连续13个月的负增长。
 
这两个合资行业严重下滑,成为上汽整体业绩下滑的关键因素。合资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比例从2021的32.45%大幅下降至2023年的32.53%。
 
2) 这群人的“黑马”绊倒了,上通武陵“忙得不亦乐乎”
 
过去一年,虽然上汽集团整体销量波动较大,但作为集团“黑马”的上汽乘用车保持了较好的业绩和增长节奏。2021第四季度月销售额保持在1万辆以上,2022年始终保持在6万辆以上的水平。
 
到了4月,“黑马”无法逃脱迷路的噩梦。月产量大幅下降至1.74万辆,同比下降67.54%。环比跌幅达到71.83%,接近两家合资企业。月度销量为1.85万辆,分别下降65.77%和70.23%。
 
然而,与上汽大众类似的情况是,尽管在一个月内有所下降,但2022年上汽乘用车累计产销仍保持增长,其中产量达到21.25万辆,同比增长5.04%,销量21.27万辆,同比增长6.7%。虽然它在4月份“一步空”,但它仍然是上汽集团最重要的“宝马马驹”。
 
相比之下,虽然上汽通用五菱的生产基地不在上海及周边地区,但受全国汽车行业整体环境的影响,月度和累计产销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月产销量分别从去年同期13万多辆降至7.2万辆和7.6万辆,同比下降47.65%和43.57%。此外,由于2月和3月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它们的累计产量和销售额在2022年下降了(-8.66%,-9.31%)。
 
同时,由于上汽集团整体销量萎缩和两家合资企业倒闭,远在广西的上汽通用五菱单月产销和累计产销均居集团首位,尤其是单月产销分别达到45.55%和45%。
 
在城市关闭的第19天,上海正式启动了重点企业“白名单”制度,集中资源,优先保护集成电路、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666家重点企业恢复生产。随后,4月22日,上海市副市长宣布,上述666家企业中有70%已恢复生产。
 
5月6日,也就是4月产销快车发布的当天,上汽集团官员表示,预计从5月中旬开始,“白名单”上零部件配套企业的复牌率将超过80%。预计上汽集团也将在同期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目标是当月整车产销与去年同期持平。
 
人们常说“蹲着是为了更好地起飞”。作为中国最大的汽车企业,上汽集团不得不暂时“低头”,因为4月份的产销水平约为16万辆。
 
那么,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上汽集团能否走得更快、跳得更远?在资源相对紧张的复苏阶段,如何平衡两家合资企业和上汽乘用车之间的资源配置?让我们期待五月生产和营销快报中给出的答案。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0相关评论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苏ICP备190277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