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终于知道 

观察:2022年依旧缺芯,中国车企危机还是契机?

   日期:2022-04-02     浏览:0    评论:0    
核心提示:最新的预测显示,2022年上半年,汽车行业依旧还会存在缺陷问题。如今国内疫情虽已慢慢可控,但国外形势依旧严峻,各大车企的芯片
 

最新的预测显示,2022年上半年,汽车行业依旧还会存在缺陷问题。

如今国内疫情虽已慢慢可控,但国外形势依旧严峻,各大车企的芯片短缺现状迟迟未能缓解,对于中国车企来说,这场持续不断的缺芯危机到底是困难挑战还是发展机遇?

芯片生产高度自动化,将硅晶圆转化为成千上万的半导体芯片,产品产地大部分在发展中国家,因为完工的芯片在技术含量较低的工厂进行测试和封装,主要是手工任务。芯片尺寸从1平方毫米到4平方厘米不等。晶片直径从150到300毫米不等。嵌入在芯片上的内容是以纳米为单位,可想精密程度之高。

每块芯片的成本从30美分到50美元往上走。汽车上应用的芯片大多是低端芯片。一辆汽车的芯片数量从1000到4000不等。高级车型有更多的芯片,芯片的使用量根据功能数量来决定,当一台车具备高级驾驶辅助系统,那么它所需要的芯片就会越多。

所以不难看出现在为何汽车行业缺芯了,因为好多汽车都开始强调智能化,自动化。

“缺芯”归因,供不应求

据AutoForecast Solutions最新行业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3月20日,全球汽车市场今年已累计减产115.8万辆,其中中国车市占6.1%,累计减产量增加至7.1万辆,预计全能累积减产量将攀升至188.4万辆。从2021年的减产1131万辆,到如今2022年预计的188.4万辆,看似得到缓解的缺芯风波,其实依旧危机四伏。

首先,席卷全球的疫情让芯片产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再加上地震、雪灾、火灾等引发等意外状况导致半导体工厂断电、个别顶级供应商工厂停产,芯片生产供应不足的情况持续发酵,全球缺芯压力不断加剧。倘若俄乌冲突演变成持久战,那对于全球汽车芯片行业供应链会是更进一步的打击。

其次,越来越多产业和产品在物联网的普及下加入了芯片的应用,我们熟悉的手机、电脑、智能电子产品等等,均是大规模使用芯片的产业。而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推进,汽车行业对于芯片的依赖也越来越高,智能计算速度远高于传统的汽车CPU的AI芯片,承担了智能汽车时代核心的智能计算工作,重要性的显现、市场需求量的提升,汽车行业由此加入了“芯片争夺战”。在有限的产能下,各行业对于芯片资源的抢夺,让车用芯片的短缺现象雪上加霜。

就目前缺芯的环境来看,74%的芯片短缺来自于汽车驱动芯片以及汽车主控芯片MCU+功率类的电源芯片,剩余的则为信号链CAN/LIN 等通信芯片,缺芯的汽车芯片主要厂商分布于美日欧的前五大厂商:英飞凌、恩智、瑞萨、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

换句话来说,全球的车用芯片大部分生产均掌握在少数国家以及少数企业手中,恩智浦、英飞凌和瑞萨电子作为主要的汽车芯片研发公司,占据了40%的市场供应量。汽车芯片作为高精尖产业,想要在短时间内实现大幅度的产能提升并不现实,而市场上亦缺乏能够补位的实力选手,芯片产能不足现象一时半会的确无解。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曾公开表示:“汽车芯片短缺,是世界性的基础供给问题。叠加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高速增长,由此导致汽车芯片需求受到一定影响。”

产能牵制,销量价格双涨

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2021年里,大众、丰田、日产、本田、福特、沃尔沃等车企均因芯片短缺问题而对旗下的配套工厂进行产能调整,国内外因缺芯宣布停产的车企时有发声。对于2021年的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情况,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以“需求旺盛,芯片制约”进行了概括。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国内汽车产销分别为2317.2万辆和2348.9万辆,实现了同比3.5%和4.5%的增长。

全球范围内的汽车芯片短缺,“芯片荒”的确牵制了汽车的产能,但面对疫情后市场复苏带来的消费需求增长,国内汽车行业回暖回正的大趋势,依旧能让各大车企交出较为满意的2021年销量成绩单。

2021年吉利汽车累计销量132.8万辆,同比去年虽仅1%的微增长,但依旧是稳住了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年度销冠的地位,并且首次超过上汽大众,成功跻身车企年度榜单前三甲。

而长安汽车的2021年同样稳稳当当,累计突破175万辆的销量同比上涨16.7%,如此涨幅在大盘增势疲软的环境中难能可贵。

长城汽车的2021年全年累计销量达128万辆,超额完成121万辆的销量目标,并且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5.2%,成绩相当亮眼。

比亚迪作为自主新能源鼻祖,更是堪称2021年的新能源最大赢家,全年累计销量73万辆,同比增长高达75.4%,纯电动与混动市场全面开花,可谓是厚积薄发的一年。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2021年我国汽车产销总量已经连续13年稳居全球第一。近年来,自主品牌汽车在“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方面均有巨大的进步,汽车大国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正向汽车强国迈进。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了解到,影响暂未传导至终端。“目前店内70%的车都有现车,订车周期没有太多变化。”近日,北京一汽-大众奥迪某4S店的销售人员告诉贝壳财经记者,目前店内的现金优惠在八折左右,但如果长春工厂停产时间长,可能会导致车少,优惠也可能会减少。

对于部分车企出现停产,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停产确实会带来一定影响,但企业一般都有库存支撑,因此在零售端的损失应该不大。

4S店有现车吗? 有店员称“不会等太久”

“由于优惠政策的变化,临近一季度订车的人比较多,店内现车不多,例如宝马3系个别车型已经没有现车,订车需要等到4月份可以提车。”近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尽管北京宝马某4S店的店工作人员表示库存有限,但也不必着急。“目前可以看到车架号,这就意味着车已经基本生产完成,不会等太久。”

此后,北京朝阳区某一汽丰田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不是所有车型都有现车,例如亚洲龙店内有现车,但RAV4荣放现车目前只有两驱版本和混动车型,其他版本车型需订车。”该工作人员表示,目前长春疫情严重,订车的提车周期无法明确,不过订车仍有现金优惠,RAV4荣放可优惠1.7万元。

据悉,一汽丰田长春工厂主要生产RAV4荣放、凌放车型。此前有消息称为配合防疫,一汽集团长春五大整车工厂自3月13日起有计划停产,生产线重新启动时间将视疫情防控整体情况和省、市有关要求综合研判确定。此外,华晨宝马沈阳工厂也配合疫情防控从3月24日起暂停生产。

至于对终端销售影响,一家4S的工作人员表示,年初,厂家都确定了年度销售任务,开始向4S店批量发货,加上2月春节假期销售淡季,目前经销商都有一定的现车资源库存。

乘联会方面分析,本月以来,新冠疫情在多地扩散,已有超过20个地级市采取全域或重点地区静默管理措施,另有近30个地级市出现中风险区域,给正常的汽车生产、销售带来冲击。上海从3月28日起到4月5日将进行新一轮切块式、网格化核酸筛查,浦东、浦西以黄浦江为界实施封控,上海的汽车工厂生产同样引发关注。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3月29日,蔚来汽车CEO李斌表示,受疫情影响以及爬产需要些时间,ET7近期交付量会比较少。

针对疫情对车企影响,大众中国相关负责人告诉贝壳财经记者,“每天状态都在更新;3月30日长春停产,上海安亭正常生产。”

对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方面表示,2月第四周经销商进入补库阶段,同时部分厂家有压库倾向,再加上多地疫情影响,导致经销商库存水平大幅上升。

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梅松林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对于那些一直处于满负荷生产的车企来说,停产一天就损失一天的产量和销量。而对那些产能利用不足的车企,其停产对产量和销量影响应该都有限。

谈及波及零售端情况,梅松林表示,可以参照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抑制的消费在下半年基本都释放出来了。

一季度有望呈现平稳增长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3月第一周总体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日均3.7万辆,同比下降13%,相对今年2月一至二周均值增42%。3月第二周总体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日均4.6万辆,同比增长3%,相对今年2月的一至二周均值增75%。

在车市受生产减缓、终端闭店等影响下,3月第三周总体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日均3.5万辆,同比下降29%,相对今年2月的第三周销量下降25%。

乘联会分析称,3月以来新冠疫情多地扩散,第三周的市场走势严重异常,由于部分地区的生产静止,消费暂停,形成各厂商大面积销量回落明显。乘联会初步估算,本月车市受疫情影响造成的销量损失在20万辆左右。

“通常来说,3月份是一年车市转旺的起始月份,既对一季度销量起决定性作用又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月份。”梅松林分析称,当前疫情在全国多省市的反复状况不可避免地影响了3月份的汽车产量和销量。

崔东树表示,3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预计158.0万辆,同比下降10.4%;由于本次受疫情影响的地区较多,且疫情仍处于动态变化中,3月车市的具体影响程度仍需进一步观察。

而针对一季度的整体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从一季度汽车发展趋势来看,随着一系列幅度更大的减税降费、助企解困政策不断落地,汽车企业也不断加快新品上市节奏,预计一季度汽车市场有望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但同时也要看到存在的不利影响,应审慎乐观。

实际上,从2020年全球疫情暴发初期,到2021年全年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持续导致供应链危机爆发,2022年供应链危机仍未得到改善。疫情复发叠加供应链不稳定,车企压力增加。

3月,多家国际车企也曾暂停生产。月初因俄乌冲突导致物流中断,乌克兰等国生产的关键零部件的短缺严重,全球各大车企在俄罗斯和别国生产线正遭受压力,也有部分车企因俄罗斯受到的制裁而放弃俄罗斯市场,从而在减产、停产和转移生产线中做出抉择。

此外,丰田汽车曾表示由于福岛县近海海域强震,给零部件供应商造成了影响,于3月21日至23日停止部分国内工厂运转;斯巴鲁也在18日表示该公司在日本国内3家工厂将停止运转2天。

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FS数据显示,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约为125.48万辆;其中,中国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连续两周保持7.09万辆不变,占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的5.7%;从全年来看,AFS预计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将攀升至200.17万辆。

不过,民生证券分析称,短期需求压抑促成今年确定性复苏,加速汽车的主动去库向被动去库切换。根据1-2月份乘用车需求测算,2022年全年乘用车增速约9.7%,高于预测区间-5%至7.3%上限;展望3月预计行业同比增速-3.1%至9.44%,预计二季度表现会略有走弱,全年接近7%。

梅松林对贝壳财经记者分析称,被动去库存可能指车企因为现金流压力,主动降库存,减少采购或快速卖掉。针对当前疫情等诸多不确定因素,保现金流是重中之重。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苏ICP备190277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