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终于知道 

宝能昆明项目被撤销,姚振华的造车故事还能否讲下去?

   日期:2022-04-17     浏览:0    
 过去十年来,国内各类新能源汽车项目在各省市纷纷拔地而起,其中只有部分项目成功走到了投产阶段。虽然很多项目没有成功,但它们基本都会经由相关方协商善后,最终低调消失在公众视野中。地方政府针对某个造车项目,专门发布一则公告来宣布撤销该项目,这样的情况颇为罕见。而姚振华的宝能汽车,就“享受”到了这种并不算光彩的待遇。

近日,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公告称,移除“昆明宝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和“观致汽车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建设项目”在云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上的项目备案信息,其投资备案证明文件失效。

对于移除原因,公告中给出的理由为,经云南省发改委现场核查和通过云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查证,上述2个项目自备案后,项目单位逾期2年未开工建设,未通过云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作出说明,也未撤回备案信息,经提醒后未作出相应处理。

有汽车行业分析师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大企业落户能带来更多投资,有助于拉动地方经济,所以地方政府往往会主动给予它们的项目地皮、资金等支持。通常情况下,即便项目遇到了一些问题,地方政府也不会轻易叫停。叫停则意味着,地方政府不再看好相关企业和项目。

上述2个项目的“烂尾”只是一个缩影。一位接近宝能汽车的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除了昆明,宝能在昆山、贵阳、广州的生产基地也都尚未完成建设投产。其中,贵阳的基地,2021年才打了地基和框架,后来直接停工了。

“2021年上半年宝能汽车出现了账上没钱的情况,各地项目也都停工。”上述接近宝能汽车的人士表示,宝能汽车希望推动项目以最低成本复工,所以此前派出过一些高管四处“游说”项目所在地的当地政府寻求支持,但没有获得成功。

即便是已经建成的西安、深圳、常熟三处基地,运转状况也并不乐观。2021年以来,宝能集团出现流动性紧张的情况,影响波及宝能汽车,宝能汽车在西安、深圳等城市相关子公司出现欠薪、欠社保等员工投诉。

2019年9月,彼时意气风发的姚振华喊出,“准备用5-10年的时间,把宝能汽车做成知名品牌”。如今三年时间就快过去,宝能集团卷入债务危机,宝能汽车欠薪风波爆发,全国多个造车基地陷“烂尾”疑云,其自建品牌的首款新车至今还未上市。不知道姚振华此时此刻,对自己此前喊出的造车目标是否还抱有信心。

七大基地仅三处建成

此次被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撤销的2个宝能造车项目均备案于2018年上半年,彼时正是宝能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风头正盛的时期,其在全国范围四处拿地、大举布局造车项目。

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3月,宝能汽车有限公司成立,宝能从此走上了新能源造车之路。截至2019年,宝能汽车先后宣布西安、常熟、深圳、广州、昆明、昆山、贵阳等七地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目前,宝能仅在西安、常熟、深圳三地建成了工厂。“西安基地宝能投入了设备,换得地方政府的资金投入,是宝能唯一建好了的自建工厂,但目前没有达到和当地政府约定的产出和税收回报。”上述接近宝能汽车的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

与西安工厂不同,宝能的常熟工厂是2017年底斥资66.3亿元收购观致汽车而来,目前依旧承担观致汽车的生产任务,在深圳则是2020年斥资16.3亿元收购的长安PSA工厂,目前该工厂为DS品牌承担代工任务。

作为宝能尚未建成的生产基地中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处,广州宝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园2017年就已开工,号称总投资300亿元,但建设进度缓慢。直到2020年7月下旬,该产业园项目还在计划进行方案调整。今年初,宝能汽车宣布广州基地将在3月底前完成厂房建设,但至今仍未传出建成竣工的消息。

至于昆山和昆明的基地,早在2021年初就已传出施工停止的消息。上述接近宝能汽车的人士表示,除了西安基地,宝能全国自建的其他几大基地一直都是由当地政府出钱建设。但当地工厂并非无条件出资,而是需要宝能方面也有所投入。

而宝能正面临巨大债务压力,无力在造车项目上投入太多。根据宝能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中炬高新2021年10月的一则公告,宝能集团当时较为紧迫的流动性资金缺口达约200亿元。今年3月,宝能集团掌门人姚振华公开回应称,宝能碰到了一些暂时性的流动性困难,公司高度重视,情况正在不断地好转。

值得注意的是,宝能汽车在全国建设新能源汽车基地的行为,一直遭受着外界“借造车拿地”批评声。姚振华曾在西安的宝能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开工仪式上表示,把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实施的核心产业。也就是说,宝能的投资虽然主要围绕新能源汽车,但也涉及到其他领域。

202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遏制盲目上马新能汽车造项目等乱象。当年11月,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发改委上报各地新能源汽车的投资情况,其中公开点名了恒大、宝能。

空有灶台却无米下锅

尽管宝能汽车仅有三处基地建成投产,但最大年产能依然超过了165万辆。与其他几处基地陷“烂尾”疑云相比,宝能汽车眼下面临的最严峻问题其实是产能利用率不足,也就是“无米下锅”。

自2017年12月入主观致汽车以来,除了初期短暂的高光,观致汽车的销量一直呈现下滑态势。2017年,观致汽车销量仅为1.85万辆,2018年,观致汽车销量升至6.26万辆,同比增长238%。

据了解,观致汽车销量快速增长离不开宝能“左手换右手”的操作,也就是相当数量的观致新车被销售给了宝能旗下的共享出行公司联动云。

共享出行的B端业务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据媒体报道,观致汽车2019年-2021年的年销量分别约为2.2万辆、1.4万辆、5200辆,呈现连年下行趋势。

观致汽车销量低迷,被认为与其产品缺乏竞争力有很大关系。在宝能入主观致汽车之初,姚振华曾规划从2018年起,每年投入100亿元,连续投入五年,用于观致汽车新车研发,到2022年打造26款新车,包括18款燃油车和8款新能源车。

如今已是第五年,从官网可以看到,观致汽车只推过观致7这1款全新车型,目前品牌车型总数只有4款,而且没有新能源车型。

不过,宝能并未打算吊死在观致汽车这一棵树上。2021年6月,宝能汽车发布豪华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BAO”,BAO品牌的定位比观致更高,被认为旨在与观致汽车实现差异化竞争,冲击更高端市场。

然而,BAO品牌的量产之路并不平坦。BAO品牌首款车内部代号为“GX16”。有消息称,该车已于2021年3月完成动力系统测试以及整车参数冬季标定,原计划于2021年中发布,此后因融资问题延期。官方最新时间表是,GX16力争今年 7月下线。

据了解,作为 BAO品牌首款车型,GX16由宝能汽车广州研究院主导开发,并搭载宝能汽车自主研发的动力电池,是宝能以关键技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产品见证。

GX16量产最直接的障碍在于,承担其量产任务的宝能广州基地能否如期建成投产。根据官方信息,宝能广州基地2021年曾停工一段时间,9月后才复工,计划在2022年 3月底前完成厂房建设的目标。但对于汽车生产基地而言,厂房建设只是第一步,之后还需要进行产线铺设、机器调试等工作。

作为宝能汽车自建品牌的首款车型,GX16的量产是宝能汽车“从0到1”的惊险一跃。同为地产跨界造车者的恒大,其首款车型恒驰5就在量产阶段遇到了各种困难。另外,与完成量产本身相比,让量产车型获得市场认可,成功将产量转化为销量,则是一个更艰巨的任务。“掉队”的威马能否赶上造车新势力第一阵营?

4月15日,威马发布其第5款产品威马E.5,售价18.01万元-19.01万元,限时折扣后售价为15.01万元-16.01万元,主打年轻消费群体。15万元价格区间,威马也将面临比亚迪宋以及小鹏P5的围剿。

和其他造车新势力相比,威马一般选择不公布每月具体的销量数据。自去年9月销量破5000后,威马才积极公布销量数据。3月销量数据显示,威马3月上险数为5516辆,同比增长211.3%,环比增长66.6%。尽管3月销量大幅增长,但仍未突破6000大关。

值得注意的是,威马的销量始终维持在5000-6000辆的区间,似乎遇到销量瓶颈。而同为造车新势力第二阵营的哪吒和零跑在销量上已追赶上“蔚小理”,单月销量均已突破一万辆大关。

按照业内共识,一万辆的交付数据是一个门槛,威马距离一万辆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威马掉队了吗?

早在2020年,美团创始人王兴就在个人社交媒体表示,未来造车新势力能存活的有3家,分别是理想蔚来小鹏。彼时,威马是头部新势力,刚刚以1.68万辆的成绩排在2019年新势力交付榜第二,仅次于蔚来,威马EX5为单一车型销量冠军。威马创始人沈晖显然不服气,与王兴隔空喊话,“愿和王兴兄弟打个赌,威马一定会是Top3之一。”


从销量来看,威马确实掉出前三的行列。但沈晖认为,“公司没有掉队,新造车的上半场才刚刚开始。”

翻看沈晖的履历,虽为造车新势力,其骨子里仍带着传统车企的基因。1994年,沈晖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当时校友小鹏汽车CEO何小鹏还在读初中。随后沈晖选择赴美深造,并在汽车行业摸爬滚打数十年。2010年沈晖带领团队负责完成吉利对沃尔沃的并购,并负责重组沃尔沃全球的治理架构,后担任沃尔沃中国区董事长。

2015年沈晖跳出传统车企,创立威马汽车。2016年成立之初就拿到跃马资本10亿美元投资,随后腾讯、红杉也参与融资,百度更是参与了威马2017年、2019年、2020年的三次融资,成为威马最大外部股东。截止2021年10月,威马的融资规模就已经超过了300亿。

去年,看似顺风顺水的威马还计划登陆科创板,但因故搁置。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威马汽车在科创板被质疑科技含量不足,研发投入在营收中的占比并不高,再加上连续的巨额亏损,以及上市材料在审查中出现不少问题。对此,威马给予否认。

不过,根据上市辅导报告材料显示,威马汽车2017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0.14亿元、7.2亿元、17.8亿元以及16.8亿元;净亏损分别为16.96亿元、24.53亿元、36.08亿元以及36.49亿元。威马营收额远低于亏损额,不到4年时间内威马亏损超过百亿。

而蔚小理均已完成美港两地上市,哪吒、零跑等二线阵营也在加速冲击港股市场。

自燃锁电风波未平,威马又曝减配?

“如果未来两年我们还站不稳脚跟,那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是我们不争气,是自己的毛病。”沈晖在谈到外部环境时如是说,其言语中带着些许无奈。

作为首批量产的新势力,威马起初处于领跑的位置,但逐渐被身后的理想、小鹏反超,也被哪吒、零跑超过。

销量上原地踏步的威马陷入各类负面问题。去年12月,威马EX5在4天时间内先后在海南海口、三亚、河南等地接连发生了3起汽车自燃事故。今年1月,威马又在三亚发生自燃。

根据三亚市消防部门出具的《火灾事故认定书》显示,起火原因“电池故障引发火灾”。威马方面坚称车辆不存在问题,起火原因系碰撞导致。但该事故车起火前并未发生碰撞。


就在2020年,威马就出现多起自燃事故,威马最终召回1000余辆相关车型。

自燃风波尚未平息,威马又传出“锁电门”。今年年初,威马推出“迎新年用户特优”活动,被随机抽取的幸运用户将获赠全面车辆检查和价值200元京东卡。但不少参与活动的车主发现,车辆“升级”之后电压下降,续航里程缩水。引发大量车主维权,甚至有威马车主创作一首维权歌曲“200块就把我骗了”,登上广东315晚会。

此外,威马又被曝出减配事件。有媒体报道称,威马在官网更新威马E.5两款车型的配置,在配置表中取消了ESP和自动驻车AUTOHOLD配置,但售价依然保持不变,原因疑似缺芯。但威马客服同样否认车辆存在减配行为。

有威马车主反映,当初选择威马是看沈晖从传统车企出来,不同于其他新势力,给人靠谱的感觉。如今威马更像是一锤子买卖,产品和服务都没了。“我们这边的威马经销商也关门了。”

自燃、锁电、减配,一轮又一轮负面舆情不断冲击着威马的品牌价值,其面临的外部环境竞争也日趋激烈,王兴所提到的“3+3+3+3”(3家央企+3家地方国企+3家民营企业+3家新势力)在新能源市场的布局日趋加速,长安的阿维塔、东风的岚图;上汽的智己、广汽的埃安、北汽的极狐;比亚迪、吉利、长城以及“蔚小理”已对威马形成合围之势。

威马的营销问题也成为“烫手的山芋”,2020年4月,威马首席零售官的祁立人离职;同年8月,威马联合创始人陆斌离职;2021年3月,上任不到半年的新任首席零售官唐军营也宣布离职。

频繁的人事任免的背后是沈晖对威马销量的不满意,押注M7、E.5两款车型,威马也希望能加速追赶新势力第一阵营。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0相关评论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苏ICP备190277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