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终于知道 

实探小米汽车工厂:工地建设火热,造车资质悬而未决

   日期:2022-04-23     浏览:0    
 位于北京南六环外的辛房路是一条繁忙的货运线,红色的京东物流车、黑色的顺丰物流车以及白色的福田、上汽、东风牌新能源厢货相互交织在一起,来回穿梭,它们的终点亦或起点是位于辛房路与朱辛路东南角的京东通州转运中心与顺丰速运房辛店中转场。

不久前,这条路上又突然出现了“一抹绿色”,那是来来回回的一汽、福田、解放牌渣土车,与绿车一起出现在房辛店村的还有大量穿着黄马甲的工人。这些渣土车司机与穿黄马甲的工人拥有一个共同的任务,就是建设小米汽车工厂。

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曾在2021年表态,造车是他最后一次重大创业,他将押上全部的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如今工厂开工建设,是小米汽车落地的关键一步。

但从新造车行业来看,当前行业竞争已经进入“下半场”,入局较晚的小米汽车能否真正“杀入”新能源汽车市场站稳脚跟,还是未知数。尽管工厂开工热火朝天,但至今小米尚未得到造车资质,在核心技术与造车经验方面实力几何,将来小米汽车在市场上能否被消费者接受,都是巨大的考验。

小米汽车工厂开工

在辛四路到朱辛路之间的辛房路西侧,一堵南北约1.3公里、一人多高的围墙伫立在路旁,围墙里面便是传说已久的小米汽车工厂厂址。

围墙中间的门口处,两个穿黄色马甲的工人不停指挥着进进出出的渣土车。随着渣土车往里走,在水泥路南面,小米工厂一期靠里的一块工地上,压路车、推土车、强夯机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最西侧,巨大的夯锤不停地被升起后再抛下去,砸在地上发出隆隆的响声;中间的回填区里,不时有渣土车将泥土倾倒在地上,一边的推土车将其推向四周;最高处,压路车来回不停地穿梭。

从2021年1月15日,小米董事会首次建议高管团队研究智能电动车产业,到当年3月30日,雷军高调宣布开启自己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造车,再到11月27日落户亦庄,小米这个互联网科技公司像一头凶猛的野兽闯入了造车场。

如今,雷军的造车梦已经迈出了实质性一步。“(小米汽车工厂)开工有一个月了,2024年交工,路那边也是(小米的地)。”一个年轻的工人指着辛房路东边的房辛店村表示。

根据此前规划,小米汽车项目将建设小米汽车总部基地和销售总部、研发总部。小米汽车工厂年产30万辆汽车项目分两期建成,其中一期项目将于2023年6月竣工,二期项目将于2024年3月开工,2025年3月竣工。其首款车型也将在2024年正式下线。

“今年该项目(小米汽车)进入建设期,建设规模约40万平方米,包括总部和30万产能的汽车生产线。”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遥远的造富梦

与雷军同样高兴的是马驹桥镇附近几个村的村民。小米征收了大量土地、小米带来了大量工人(客源)、小米带来了大量工作岗位。在外界看来,小米的到来,即将给马驹桥镇带来一个造富神话。

但事实并非如此。至少从目前看来,小米汽车的到来,给村前的主干道带来了泥泞,给当地的商户带来了更多的竞争对手。

在当地开面馆的老李提到,随着小米汽车工厂的开工,生意却越来越难做了。在小米工地上,工头会自己雇人为工人们做饭,不会给周边饭店带来外人想象中的客源。而且,就在小米汽车厂“落地”之后,一个月内自己所在的这条街上新添了4家饭店。所以老李的生意日益下滑。下午六点多,正是饭点的时候,老李的面馆里就坐着两个人。

与此同时,随着土地被征收,当地村民也并不能像外人想象的那样从小米画下的那个“圈圈”里得到多少财富。

“俺们村儿每人合一亩四分六厘(地),但都是东一块儿、西一块儿,村里每个人在那儿(小米汽车工厂)都有地,但是平均下来并没有多少,分的块数太多了。”房辛店村的一位刘姓大妈告诉记者,小米征地范围共涉及4个村,其中房辛店村最多,有800多亩。

记者还了解到,辛房路东侧(即房辛店村)沿路插着大量“腾退区域”的蓝色标牌,此前也被媒体与小米汽车工厂联系起来。但那实际上与小米并没有什么关系,当地居民表示这些标牌大概是2019年左右扎下来的。

根据北京市2021年5月发布的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马驹桥镇属于通州区Ⅰ片区,征地补偿标准为每亩20万,结合刘大妈的说法,小米汽车工厂的落户大概率只能给当地每个村民带来几万的补偿款。

亦庄的“新宠”

“这(小米工厂西边)还有一条大河。河的这边儿归通县(通州),河那边儿归大兴。小米为什么来这儿,因为河那边一溜全都是汽车厂。”刘大妈闲着没事,经常到处溜达,对附近有什么厂都门儿清。

这一块的汽车工厂汽车确实不少,沿着横穿小米汽车工厂的那条水泥路往西走,便是北汽新能源高端智能生态工厂,再往西是亦庄的高端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园,园内的企业包括北京奔驰前驱车车身工厂、北京奔驰发动机工厂、麦格纳汽车系统(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北汽李尔汽车系统有限公司等等。

此外,亦庄还在建设国创中心、国汽智联等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以及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政府在推进产业链上下游配套,新光凯乐高端乘用车核心零部件国产化项目也将有序推进。

2021年3月,北京市发布的《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高端产业片区亦庄组团首批产业政策》,明确提出了“打造新能源及高端汽车产业发展核心承载地”的目标,并针对不同的条件设定了最低3000万元、最高1亿元的资金支持政策。针对生产新能源智能汽车整车厂商,对于带动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可给予龙头企业最高1亿元创新资金支持。这意味着小米汽车落户亦庄,将有可能获得1亿元的资金支持。

作为北京汽车产业的一个聚集地,马驹桥本就对小米汽车有着一定的吸引力,再加上亦庄前两年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上的失误(错失蔚来汽车),更加优惠的土地、税收等一系列政策让雷军最终选择了这里。

小米和亦庄可以说是“双向奔赴”,不仅拥有一定产业基础和政策利好的亦庄吸引小米,而且小米的汽车工厂也成为了亦庄的“新宠”。

北京经开区相关负责人多次表示,经开区将举全区之力,在市区两级工作专班的积极推进下,为小米汽车项目做好保障服务,推动项目早日开工早日投产,协同联动构建产业生态,积极抢占未来汽车产业发展高地,将小米汽车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民族品牌。

据了解,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作为亦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在去年前三季度实现产值1466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5%。2021年全年,亦庄汽车产业总产值近2000亿元,预计5年之后将达到3500亿。

造梦不易 造车更难

从汽车工厂建造的角度来看,小米汽车厂已拥有种种优势资源,雷军的的造车梦正在一步步走向现实,与小米汽车工厂隔路相望的房辛店也终将有自己的归宿。

如果一切顺利,2024年,辛房路上将有一辆辆五颜六色的小米汽车装载在运输车中,从这里出发运向全国的小米汽车销售店。

但造车不仅仅只是建造一个工厂,小米汽车当前面临没有生产资质、没有造车技术与经验、供应链体系建设等诸多挑战。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生产并销售新能源车,需要两个资质:一是发改委的许可资质,并且在发改委认可的基础上,企业需要在2年内建设工厂,3年内开始销售车辆;二是工信部的认可资质,满足《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

此前业内盛传小米汽车有意收购宝沃汽车,有分析认为小米汽车在设法收购生产资质。但此事最终没有下文。也不排除小米汽车可能会效仿康迪电动汽车、江苏国新新能源汽车,按照《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将管理方式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进而获得“准生证”。但总而言之,在外界看来,目前小米汽车的资质问题依然悬而未决。

此前雷军曾多次描述小米汽车可能的样子:一是售价区间10—30万元;二是可能是SUV或轿车;三是一款高端的汽车。这让无数“米粉”浮想联翩。

同样是从手机业务切入汽车业务的还有华为,它们进入汽车行业的一个逻辑在于,汽车将成为智能出行产品,而手机厂商可以利用目前已经在建立的手机-家庭互联生态,将汽车纳入智能生活当中,成为生态的一环。这也是蔚来、吉利等汽车厂商计划反向造手机的一个原因。

但不可忽视的是,目前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下半场,小米要面临的将是一场大混战。乘联会数据显示,8-25万元价位区间车型占据我国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70%以上的销量,结合小米汽车的售价区间,可以预想小米汽车将面对激烈的红海厮杀。

作国内知名的手机头部品牌,小米、华为等的供应链控制能力与硬件研发经验有目可睹。但是汽车不同于手机——两者不论在体积、零配件数量和复杂程度上都无法相提并论,更何况汽车产业对于供应链、造车工序、产业集成的考验难度极高。

近期,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CEO余承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因为刚进入汽车这个领域,不熟悉、也不知道这个行业的供应情况”。他承认,在芯片短缺的情况下,AITO问界品牌全年30万辆的销量无法达成,能完成10-20万辆已经是奇迹了。

汽车核心技术方面,小米集团与汽车相关的专利数量近千件,但内容多为导航、定位、车联网等相关技术。但小米汽车在电动机、动力电池、电控系统这三电系统上的能力还不得而知。可以预计,曾经参与投资小鹏、蔚来的雷军必然为其最后一次重大创业拼尽全力,但造梦不易,造车更难。在小米汽车未量产落地之前,一切都还是迷局。日本第二大车企本田,还是坐不住了。

日前,据多家主流媒体报道,本田宣布计划在未来10年内投入8万亿日元用于研发,其中电气化和软件技术领域投入5万亿日元,且到2030年在全球推出30款新能源车型,年产量将超过200万辆。

这意味着,本田下定决心全面拥抱新能源。

作为新能源车的老牌玩家,本田为何起个大早、赶个晚集?渴望缩小差距,还有哪些牌可打?面对比亚迪混动的不断叫板,又该何去何从?

“点错”科技树,先发变后发

本田,曾经也是新能源的弄潮儿。

上世纪90年代,采用铅酸电池驱动的新能源车已现,日系车企也嗅到一丝危机的气息,未雨绸缪探索行业的下一个生态位。

于是,底层逻辑为“削峰填谷”的混动技术,成为日系车企的关键词。

不过,具体的打法有所区别:丰田的打法为发动机驱动为主、电机为辅,而本田的打法为电机驱动为主、发动机为辅。

显而易见,本田的打法与当下席卷全球的新能源更为契合。

尽管下场较早,本田却没有抢占到赛道的先机,反而是推崇纯电的特斯拉一步步做大,这期间,本田并未坐以待毙,推出氢燃料电池汽车Clarity,试图为新能源开辟另外一条路径,从而与特斯拉分庭抗礼。

可惜的是,本田算盘落空了。

之所以如此,与本田所处的环境有莫大的关系。

本田技研科技(中国)副总经理长谷川祐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直以来,石油和电力都是日本比较稀缺的资源,为什么我们选择发展混动技术,因为石油资源可以依靠进口或者海洋开采,我们只需要将有限的资源尽可能的发挥其最大价值。”

这之后,分心氢燃料电池、匆匆“油改电”,令本田在这场百年汽车大变局中掉队了。

据本田中国官网数据显示,2021年本田在中国的终端汽车累计销量为1561540辆,同比下降4%。

而据乘联会零售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狭义乘用车销售为2014.6万辆,同比增长4.4%,其中主打新能源的比亚迪体量已逼近东风本田与广汽本田。

如若单论新能源车,差距更为明显。

譬如,特斯拉在中国卖了320743辆,同比增长133.3%;小鹏汽车卖了98155辆,同比增长275.2%;蔚来卖了91429辆,同比增长109.1%;理想卖了90491辆,同比增长177.4%。

一言以蔽之,老牌劲旅本田,在新能源一途上缺乏话语权。

此背景下,本田渴望弯道超车,为此计划10年内砸下5万亿日元,折合2487.5元人民币,从而缩短与造车新势力的差距。

据同花顺的数据显示,本田2021年营业收入为13.17万亿日元,同比下滑11.79%;净利润为6574.25亿日元,同比增长44.2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7万亿日元,同比增长9.25%。

本田在走下坡路

这意味着,本田摆出All IN新能源的姿态。

一名业内人士告诉锌刻度:“本田的新能源雄心不容置疑,但与通用、福特、大众等走纯电的路线不同,本田仍然坚持走多元化路线,混动、纯电与氢能齐头并进,资金分流之下可能难以面面俱到。”

向造车新势力看齐,可以抹去后发劣势?

资金加码之外,本田也试图补短板,渴望重塑新能源车的竞争力。

首先,调整组织架构。

据“华尔街见闻”报道,本田汽车CEO三部敏宏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从现有的按摩托车、汽车、动力产品划分的组织架构中,分离出“电动产品和服务、电池、能源、移动电源包、氢燃料”,以及与此关联的 “软件和网联化领域”,将它们合为一体,成立新的“业务开发本部”。

换而言之,本田的新能源有了神经中枢,可以摆脱来自固有利益的掣肘,从而有了更多的上升空间。

其次,成立独立品牌。

本田推出新能源品牌e:NP,中文名为极湃,努力向造车新势力看齐。

造车新势力没有历史包袱,一上手就是专属研发平台,而传统车企则不然,多数为燃油车与电动车共享研发平台,起步就落后了,为此本田推出了e:N Architecture F纯电架构,可以满足新能源车的独立设计需求。

图源本田中国官网

此外,造车新势力采用的是直营模式,多扎根于城市的商圈,体验更方便、交通成本低;而传统车企青睐经销商模式,多分散于城市的角落,体验相比不便、交通成本相对较高,更为关键的是新能源车与燃油车多混合着卖,内部存在竞争的问题。

因而,成立独立品牌走直营路线,可以克服这个痛点。

再次,选择结盟。

由于纯电的底蕴不足,本田凭一己之力难与造车新势力抗衡,其解题思路为与通用、索尼抱团取暖、各取所需。

从本田的角度来看,与通用合作,可以采购其成熟的奥特能电池,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且双方将共同开发价格低于3万美元的新能源车,尝试在美国下沉市场寻求差异化竞争;而与索尼合作,看中的是其在娱乐领域的优势,为本田的新能源赋予额外的增值服务。

尽管如此,本田能否如常所愿,仍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一名私募人士告诉锌刻度:“本田练内功、学对手、找盟友的思路没有问题,但看齐仅是标配,超配才可以弯道超车,这需要抢占技术创新的高地,否则无法弥补后发劣势。”

比亚迪混动,侵蚀本田基本盘

本田攻略纯电的结果尚不得而知,但现有的混动面临严峻挑战却是肉眼可见。

相当长一段时间,丰田、本田等日系车企称霸中国混动市场,国产混动一直处于边缘化,直到2019年Paice公司的混动专利到期,比亚迪、长城、吉利、奇瑞等本土品牌纷纷加码,市场迎来百花齐放的格局。

这其中,比亚迪可谓国产混动崛起的代表。

据“车聚君”的分析显示,比亚迪的DM-i混动系统与本田的i-MMD混动工作原理几乎一致,都是中低速以串联发电机驱动为主,高速以发动机、电机并联驱动为主,只不过比亚迪的成本控制更优,将A级轿车的互动入门价格做到了11.18万元。

再叠加比亚迪在动力电池上的底蕴更为深厚,从而上演了弯道超车。

据本田中国的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本田在中国的终端汽车累计销量为353786辆,同比下降9.3%;其中,搭载了混动车型终端销量累计为54034辆。

与之对应的是,比亚迪2022年3月混动车型终端销量累计为50674辆,第一季度终端销量累计为141514辆。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0相关评论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苏ICP备19027764号-1